查詢
「為在曠野漂流的你我,提供喘息的一片藍天」
主頁
關於我們
自學課程
活動報名
線上輔導
男士資訊
聯絡我們
請先登入
主頁
/
藏知庫
/
資源詳情
資源詳情
Men's View
收藏
男談中年-1: 中年的定義
13/11/2023(一)
每當談到到甚麼是中年、何時是中年,每個人總會有不同的定義,有人說三十歲已是「邁向」中年;有人說六十歲仍然正值壯年,對於中年,我們好像從來都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。 古時會說:人生七十古來稀,在這個定義下,古時人三十歲已經可以被稱為中年。在現今,醫學發展昌明,人類的平均壽命已不斷上調,以香港人為例,我們的平均壽命已達85.1歲。無疑,我們現在每個人的人生的時間比過去活得更長,但是否代表「人生苦短」已不合時宜,還是我們仍然要面對「人生幾何」的困惑呢? 不知大家又有沒有聽過孔子對人生階段的看法呢?子曰:「吾十有五而志於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......」 四十歲的朋友,已不再是初出矛蘆的黃毛小子,對世態的冷暖有所咀嚼、對歲月的無情亦有所感懷,或多或少我們都知道什麼是適合自己,再沒有年輕時選擇的困惑。五十歲的朋友,人生已經「過半」,「過半」的有趣在於會知道什麼事情值得在乎,什麼事情可以放下;過半的人,有了經驗,卻還有機會;過半的人,知道自己的極限,但還掌握著一點開始。 年輕跟中年的區別不在新開始、可能性的缺乏,而在知道手中新開始和可能性的珍貴。在自以為已經對人生種種了然於胸的同時,眼前其實還有許許多多的新冒險。 因此,到底幾歲才算是中年,其實只是一個偽名題,一個中年人該具備的是條件和經驗,是自知而不惑,也是一種對天命的期許。中年是定判此生走向的關鍵時期。曾經年輕天真的不知世事,可能令我們把自己的人生不知帶往何處,而中年就是那珍貴的第二次機會,作為人生的中途站,經過青、壯年的衝刺後,稍停一下,其實人生才過半,而下半場正要開始。